一、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的一般程序
程序 |
组织和参与者 |
内 容 |
1、会前准备 |
支委会 |
①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工作需要,确定支部党员大会的议题、时间、地点; ②将会议的议题、时间、地点和要求通知全体党员。 |
2、统计到会人数 |
组织委员 |
统计到会人数(告知书记),并负责做好会议记录。 |
3、宣布开会 |
支部书记 |
①宣布开会;②提出议题。 |
4、开展讨论 |
全体党员 |
全体党员围绕会议议题开展讨论,阐述个人意见。 |
5、形成决定 |
大会 |
①要对议题形成决议时,书记提请与会党员表决,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 ②组织委员统计并宣布表决结果,做好记录。 |
6、宣布闭会 |
支部书记 |
做好会议的整理归档。 |
二、党支部委员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工作的程序
程序 |
组织和参与者 |
内 容 |
1、准备工作报告 |
支委会 |
①支部委员按分工向书记汇报工作情况,提出今后工作意见; ②正、副书记综合分析,写出工作报告提纲,由支委会讨论审定。 |
2、组织开会 |
党支部 |
按照党支部党员大会的程序召开。 |
3、报告工作 |
支部书记或副书记 |
代表支委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工作。 |
4、审议报告 |
全体党员 |
党员对工作报告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党员人数较多的可分组进行),指定人员作好记录。 |
5、形成决议 |
支委 |
①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归纳与会党员的主要意见,并提请大会对工作报告进行表决; ②组织委员统计并宣布表决结果,做好记录。 |
6、闭会 |
大会主持人 |
作好会议资料的整理归档。 |
三、召开支部委员会的一般程序
程序 |
组织和参与者 |
内 容 |
1、会前准备 |
支部书记 |
①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议题,准备初步意见或方案; ②地点和议题通知各个委员。 |
2、宣布开会 |
支部书记 |
①向与会人员讲明议题和讨论要求; ②组织委员负责会议记录。 |
3、展开讨论 |
支部委员 |
围绕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
4、适时归纳 |
支部书记 |
在各位委员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后,归纳正确的意见。 |
5、形成决议 |
支委会 |
在需要对议题形成决定,到会人数超过支委半数时,由支部书记提出表决,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 |
6、明确分工 |
支部书记 |
①对具体落实支委会的决定,要做好明确分工; ②随之闭会; ③组织委员整理记录归档。 |
四、支部民主生活会程序
程序 |
组织和参与者 |
内 容 |
1、召开支委讨论 |
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 |
①确定民主生活会的具体日期; ②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中心议题,并通知全体支委做好准备。 |
2、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
支部委员(组织委员) |
①分别召集党员、群众座谈会,征求意见; ②分类归纳,整理对班子和个人提出的意见。 |
3、提前通知支部委员 |
支部委员 |
①支部书记对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全面工作进行认真回顾,对照检查,做好材料准备; ②支部成员针对意见和分管的工作进行准备; |
4、向上级党委报告 |
支部,上级党委 |
①将本次民主生活会的中心议题、开会时间、地点报告上级党委; ②党委领导或职能部门有关同志参加民主生活会。 |
5、做好记录准备 |
组织委员 |
召开民主生活会的主要议题、时间、地点和主持人、记录人及参加人员(如缺席要注明原因)姓名。 |
6、学习文件、通报情况 |
支部书记(或主持人) |
①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统一思想,端正认识; ②主持人将党员和群众对班子和成员提的意见全面介绍,让每个成员知晓。 |
7、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
班子成员 |
①检查上次民主生活会提出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②汇报思想和工作,进行自我批评; ③互相交流意见和开展批评 ④理出共性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
8、将记录报送党委 |
记录人 |
①将会议原始记录报送上级党委; ②将本次生活会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党委。 |
9、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
支委 |
①制定整改措施;②建立和健全有关制度; ③本年检查一次改进情况,在下次生活会上汇报; ④年终向全体党员报告一次工作。 |
五、基层党支部换届改选工作程序
程序 |
组织和参与者 |
内 容 |
1、决定换届 |
党支部 |
①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任期届满后应及时换届; ②作出换届选举的决定。 |
2、向党总支请示报告 |
党支部 |
书面报告内容: ①换届的理由及时间; ②下届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及正副书记名额; ③选举办法和差额的比例。 |
3、审查并下发批复 |
党总支 |
①审查换届理由是否充分,时间安排是否得当;委员会和正副书记名额是否合理;选举办法是否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②下发批复,同意召开党员大会换届选举。 |
4、召开支委会或支部扩大会 |
党支部 |
①集体总结本届党支部的工作; ②讨论下届支部委员会班子的初步人选; ③将初步人选向党总支汇报,并征得原则同意。 |
5、做好换届筹备工作 |
党支部 |
①成立换届筹备小组; ②起草工作报告; ③拟定具体日程安排; ④拟定选举办法(草案)。 |
6、召开支委会或支委扩大会 |
党支部 |
①讨论并修改工作报告; ②听取筹备工作小组汇报筹备工作情况; ③研究决定换届的日期、议程等有关事项。 |
7、对党员进行换届教育 |
党支部 |
①讲清换届改选的目的意义、计划安排和要求; ②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准则》的有关规定。 |
8、召开全体党员大会 |
党支部 |
①致开幕词; ②通过会议议程; ③党支部书记做工作报告。 |
9、党员讨论工作报告 |
党支部 |
①讨论工作报告; ②提出修改意见。 |
10、开全体党员大会 |
党支部 |
①听取各党小组(党支部)对工作报告的意见,并修改工作报告; ②布置酝酿候选工作。 |
11、酝酿讨论候选人 |
党支部 |
①讨论选举办法(草案); ②酝酿候选人建议名单(候选人可自下而上提名,也可由上届党支部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名单); ③推荐监票人。 |
12、党总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会议 |
党支部 |
①听取各党支部酝酿候选人情况汇报; ②确定候选人名单(含不少于20%的差额); ③修改选举的办法。 |
13、党员大会选举 |
主持人 |
①通过选举办法; ②通过监票人; ③按选举程序进行选举; ④宣布选举结果。 |
14、召开第一次支委会 |
召集人 |
①由上级党组织指定召集人; ②无记名投票选举党支部正副书记; ③讨论各委员的具体分工。 |
15、向党总支报告改选情况 |
第一届支部委员会 |
报告内容: ①换届改选概况; ②当选的党支部委员和正、副书记名单,以及每个人的票数。 |
16、审批 |
党总支 |
①经集体讨论后下发关于报批单位的党总支部委员会、党支部正、副书记的批复; ②将批复报党委组织部备案。 |
17、归档 |
党支部 |
①有关改选的资料; ②党总支的批复。 |
六、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程序 |
组织和参与者 |
内 容 |
1、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
申请人 |
①本人自愿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②对未提出入党申请,但政治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生产、工作骨干,应吸收他们参加一些适当的活动,使其逐步提高认识,自愿提出入党申请。 |
2、建立登记卡片 |
党支部 |
对于申请入党的同志,党支部要建立起登记卡片,列入培养计划,经常对他们进行教育。 |
3、确定积极分子 |
党支部 |
对已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各方面符合条件的同志,要经小组提名、团员经团支部推荐,党支部讨论确定为积极分子,并确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为培养联系人。 |
4、填写《申请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 |
党支部 |
对已确定的积极分子,党支部要迅速指定培养人为其填写《申请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 |
5、培养教育 |
党支部 |
①建立积极分子自学小组; ②组织他们听党课或参加培训班; ③吸收他们参加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新党员的宣誓大会及一些活动 ④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 |
6、定期考察 |
党支部 党小组 培养人 |
对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还要定期进行考察,由培养人每三个月考察汇报一次,填写到《申请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上。 |
7、确定并上报发展计划 |
党支部 |
对于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首先要通过座谈了解,民主测评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重点进行培养教育,发展计划经党总支审查后报党委组织部备案。 |
8、参加党委(或党总支)组织的培训 |
党支部(积极分子) |
对于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考察的积极分子,党支部要组织他们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党的基本知识短期培训,时间一周左右,没有经过培训的,原则上不能发展。 |
9、确定发展对象 |
党支部 |
对于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考察,培训成绩合格,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积极分子,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后,由党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确定为发展对象。 |
10、政审 |
党支部 |
政治审查内容: ①申请人的政治历史情况; ②入党申请人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和表现; ③申请人在“文革”中的表现; ④家庭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情况;政治审查的办法:考察档案和必要的函调和外调。 |
11、向党委(党总支)报告 |
党支部 |
对已上报列入发展计划的对象,党支部要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报告近期发展对象的情况,包括:本人档案,政审材料,党内外群众意见,《申请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考察综合意见,支委会讨论意见和入党申请书,党小组意见和发展对象的思想汇报,是团员的应有团组织推荐意见。 |
12、预审 |
党委组织部门 |
预审要求: ①审查培养、考察和政审材料是否齐全,有无违背中央有关发展党员的规定的地方; ②经审查,合乎上述各种程序要求的,下发《入党志愿书》。 |
13、填写《入党志愿书》 |
申请人介绍人 |
党支部向发展对象解释志愿书中各项内容,入党介绍人一般是申请人的培养人,志愿书一般由申请人亲自填写,入党介绍人指导,填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不允许涂改,志愿书填写后,由党支部审阅。 |
14、召开接受预备党员的党员大会 |
党支部 |
接受预备党员的党员大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人数的半数以上方能召开。其程序: ①申请人宣读《入党志愿书》; ②介绍人介绍培养经过,并发表意见;③支委会发表意见;④大会讨论;⑤党员表决,做出决定 |
15、填写党支部决议上报党委(党总支) |
党支部书记 |
填写支部决议时应注明应到和实到正式党员、预备党员数,同意和不同意的人数,通过决议日期,并由支部书记签名盖章。 |
16、与发展对象谈话 |
上级党组织指派专人 |
着重了解发展对象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并对党的基本知识进行抽查,然后将座谈情况和意见向发展对象反馈并提出要求和希望,谈话后应认真负责地填写谈话情况和谈话人的意见。 |
17、党总支审批 |
党总支 |
党总支召开支部委员会议,审议签署意见,填写表决同意人数,须超过应到人数半数以上方算通过,上报党委。 |
18、召开党委会审批 |
党委 |
对支部上报的发展对象,党委要集体审批,坚持“五个不批”,没经1—2年培养、考察不批;不懂和不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不批;没有政审和政审不清不批;没有经过培训的不批。若有问题须调查而未及时审批,时间超过六个月应退回支部审议,重写《入党志愿书》。 |
19、填写“上级党委审批意见” |
党委组织部门 |
对审批同意接受为预备党员的,应注明预备期起止的具体时间(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起),并交党委书记签名加盖党委印章。 |
20、与预备党员谈话 |
党支部 |
向预备党员介绍支部情况,提出要求; 编入党小组参加活动; 填写党员卡片。 |
21、预备党员入党宣誓 |
党委(党支部) |
见入党宣誓仪式程序 |
七、接收新党员支部大会程序
程序 |
组织和参与者 |
内 容 |
1、召开党员大会 |
党支部 |
①支部书记主持会议; ②应到党员必须达到支部党员人数的一半以上才能开会; ③入党申请人及介绍人必须到会。 |
2、宣读发展名单 |
组织委员 |
①组织委员宣读支委会确定的发展对象名单; ②负责做好会议记录。 |
3、申请人汇报 |
发展对象 |
①申请入党者宣读入党志愿书中自己填的部分; ②根据需要向党总支说明有关问题。 |
4、发表意见 |
介绍人 |
①第一、第二介绍人依次介绍申请人的有关情况; ②发表申请人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意见。 |
5、讨论 |
党员 |
①到会党员对申请人的情况充分讨论; ②入党介绍人、支部委员及申请人,对党员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 ③申请人谈对大家所提意见的认识及今后的决心。 |
6、大会表决 |
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 |
①提议党员进行举手表决; ②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 |
7、闭会 |
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 |
①组织委员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申请书》; ②报送上级党组织审批 |
8、与预备党员谈话 |
党支部 |
①向预备党员介绍党支部情况,提出要求; ②编入党小组参加活动; ③填写党员卡片 |
注:1、正式党员才有表决权;2、如同时讨论两名以上的人入党,则应逐个进行表决;3、支部大会表决时,申请人不必退场。
八、入党宣誓仪式的程序
程序 |
组织和参与者 |
内 容 |
1、开始 |
党委或支部 |
①宣誓人排队站在台前; ②全体人员起立,高唱《国际歌》。 |
2、致词 |
党委书记或支部书记 |
党组织负责人发表简短祝词,祝贺党组织充实了新鲜血液和新党员的进步。 |
3、宣誓 |
党委或支部副书记主持 |
①宣读参加宣誓的新党员名单; ②宣誓人持立正姿态,面向党旗,举右手握拳宣誓; ③党组织负责人逐字逐句领读誓词,宣誓人跟读; ④领誓人读完誓词说“宣誓人”后,宣誓人分别报自己的名字。 |
4、讲话 |
|
①新党员代表向党表决心;②老党员代表讲话; ③党组织负责人讲话,对新党员提出希望,对党组织建设提出要求;④散会。 |
注: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九、预备党员转正程序
程序 |
组织和参与者 |
内 容 |
1、本人申请 |
预备党员 |
本人主动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其内容包括: ①说明入党、预备期满的时间; ②对自己在预备期中的表现作出全面的总结,说明成绩与不足之处,尤其是入党时同志们提出的缺点,在预备期间改正了没有; ③写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按期转正的报告(内容要真实,报告应在预备期满前交给党组织)。 |
2、讨论 |
党支部或党小组 |
①党小组对组内预备党员进行认真讨论; ②提出对预备党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供党支部参考。 |
3、审查 |
党支部委员会 |
根据转正申请、党小组意见和党内外群众反映,对照党员条件,全面分析研究预备党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提出意见,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 |
4、讨论 |
党员大会 |
①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汇报主要优缺点,今后努力方向和要说明的问题; ②党小组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工作、思想情况和小组意见; ③支委会介绍预备党员的表现和对他们进行教育考察的情况,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 ④党员讨论,肯定优点,提出缺点,提出希望,表明能否转正,并举手表决; ⑤将表决结果填入《入党志愿书》。 |
5、审批 |
党委 |
①党支部将党员讨论结果报告上级党委; ②党委研究审批,并通知党支部。 |
6、善后工作 |
党支部 |
①批复后,党支部书记要与本人谈话; ②将审批结果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公布。 |